|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消费和爱国有什么相干

2010-08-28 04:52:18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9-01-15 15:02:03



    昨天,在“扩大内需、促增长,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用爱心和民族精神鼓励进行消费。具体做法是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1月14日中国新闻网)

    把消费和爱国划上等号,说轻了是牵强,说重了是离谱。把消费和爱国扯在一起,其实很八卦,绕不开的反诘是:如果不消费就是不爱国,那么穷人囊中空虚,消费不起,难道就要归入卖国的另类?而那些在纸醉金迷中挥霍奢侈的款爷富婆,岂不是反倒成了最爱国的人物?

    把消费和爱国划上等号,扯在一起,凸现的既是庸俗的政冶上的实用主义,又是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势,只知道非此即彼,在两个极端间跳来跳去:在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消费就成了众矢之的,而在宣传拉动内需保增长的形势下,消费又成了善行义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消费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

    消费不是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消费就是消费。为什么消费一直未能成为扩大内需的引擎?除了教育、居住、医疗等刚性消费使消费者后顾有忧,另一个因素就是许多商品物无所值,压抑了消费意愿。如何拉动消费,经济学家开出的的方子一张又一张,但百姓只认一个理:物有所值,性价比高,就愿买。

    价格问题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总是左右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正因如此,价廉物美才被称为市场竞争中的“常青树”。举凡一切商品,倘若消费者认为“不值这个价”,那么即使贴上“爱国”的标签,消费者也不会买账。

    价廉总让人动心,物美更让人动手。今年元旦期间,各地商家之所以纷纷开门红,有不少创出历史最好销售业绩,原因就在于让利促销,运用价格杠杆撬动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另一个同样不能忽视的因素是,要大力开拓新兴服务业,给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消费空间。百姓手里并不是没钱,也不是不愿花钱,而是要有一个花钱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和爱国与否无关。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