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民意调查”造假之后,我们还剩什么?

2010-08-28 05:49:0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田力    发布时间: 2009-02-12 11:29:16



    江苏省日前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了随机电话民意调查,有听众反映,当地干部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专门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当地不少中小学还专门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这一起起公然造假的民意调查背后,是当地政府的个别干部为了“小康达标”的政绩而欺上瞒下,自导自演。(2月12日中国广播网)

    数年前的《半月谈》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被变了味的指标考核逼成了骗子”――湖南一乡长自曝政绩造假内幕》一文,令公众视野聚焦于“政绩造假”之上。时至今日,此风并未衰减。而在日前江苏省南通市发生的“民意调查”造假不由让人“耳目一新”,但细究其根源,实质上也是“政绩造假”的延伸。

    民意调查是个好东西,本意是真实反映老百姓所思所想,为研究政策和落实措施奠定基础。但它一旦与政绩任务挂钩,就会生出许多新的“变种”,其实就是在“民意调查”之外也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分析“民意调查”造假的原因,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上级官员为了升官捞取政治资本,不择手段的弄虚作假,编造政绩,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另一个是基层干部,他们慑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担心透露实情影响领导政绩,自身受到影响,只好造数字说假话。这无形中应了民间一幅趣味对联: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严惩包括“民意调查”造假在内的各类政绩造假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一两副药就能根治。政绩造假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的用人体制不尽合理,使得官员们只需迎合上级领导而很少考虑群众的意见,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因此,根治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从制度上杜绝其生存的土壤,把施政理念还归于民,把政绩考核还归于民,把干部评价还政与民,才能让为官者不至于眼太朝上,整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东西,这才是治本之道,治根之策。否则,即便惩处了南通市的部分官员,其他地方依旧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行我素,你又其奈我何。此外,还要对干部政绩进行严格审查,实行责任追究制,规定虚报政绩要承担政治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因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以此提高造假者的政治风险。

    当民意调查都可以造假,我们不知道下一个倒在“政绩”枪口下的会是什么。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健全完善制度,采取有力手段,让那些政绩造假者有所顾忌、有所收敛,直至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大气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换来实事求是、取信于民的春天。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