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让拒红包奖励成“另类红包”

2010-08-21 21:50:40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陆志坚    发布时间: 2008-03-24 10:39:00



    3月中旬,洛阳市中心医院党委隆重表彰了一批多次主动退还“红包”的优秀医务人员,并发给杰出代表奖金1000元。2001年至2007年,这家医院的医生拒收“红包”金额仅记录在案的累积就达10.272万元。(3月23日 人民网)

    时下,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红包现象,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和医院形象的一道“拦路虎”,屡为社会所诟病。洛阳市中心医院采取以奖励的方式倡导医生拒收红包,这种廉洁行医的初衷值得肯定。

    但是,用一种利益机制来弱化另一种利益的诱惑,这在趋利心理普遍存在的现实语境下,这种奖励究竟能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还值得考虑。而且,操作不当,这种奖励极有可能诱发更多医生“光明正大”地收红包。

    患者给医生送红包,图的是花钱买安心,这已是在高危或重大手术前患者的一种普遍心理。而医生将红包上交或直接交住院部打进患者账号,这是一种拒收红包行为,也是医生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但问题是,这种拒收与奖励一旦挂起钩来,拒收越多,奖励越多,就会导致一些医生为获取奖金而“坦然”接红包。

    本可以当即拒绝的红包,医生因奖励问题而收下来,这就会无形中导致收红包现象成风。如此,尽管红包上交了或转为了患者的住院费,可奖金却成了医务人员的“另类红包”,这同样不利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孕育,也无助于消除医务人员的“红包情结”。

    因此,治标更须治本,截流更要堵源。在笔者看来,要提高医德医风,真正做到廉洁行医,用一种利益来解决另一种利益显然无济于事,最根本的还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严厉惩治不正之风,落实责任追究。

    譬如,建立医德档案制度,使其与职称晋升、聘干、年终评先、优秀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外出深造等结合起来,实行“一票否决”,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督举措。

    一个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只要对制度产生了敬畏,那种非份的念头就能得到有效遏制。医生也是如此。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