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民意传递”不能成为奢谈

2010-08-22 02:26:4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岳振    发布时间: 2008-04-17 13:58:10



    南方都市报近日的报道说:“现在有些人大代表已经变成‘会议代表’了,只在每年两会时出现一下,平时调研等活动都不参加,甚至两会时无法全勤。报道更是曝光了一些代表在会场酣睡的镜头,着实让人惊讶,使某些不称职的人大代表一时间陷入尴尬的舆论境地。

    众所周知,“人大代表”中的“人”字,具体的含义应该指的是一个群体,是一个集体名词,基于这样的语境,“人大代表”的职责也就天经地义地和广大民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是,从目前的很多现象来看,一些顶戴“人大代表”头衔的人似乎并没有把“代表”二字的真实放在心上,过多地给自己的代表身份涂上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请了几次都不来”,有的人来了也是在会场睡觉,这样的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确有辱其“为民做主”身份的。此时,我等就有理由相信是在资格审定的时候,相关的政府机构缺乏对候选者政治素质和任职条件的全面了解,以至放进了一些只图政治声誉和个人私利的人走入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庄严的政治殿堂。这无疑是给民众给予极高期盼的最高权力机关掺进一种令人十分反感的杂音,人浮于事的从政景象本身就没有了任何实质民主意义,因此对于“民意的传递”那就更是奢谈了。

    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对自己职责本身都不负责任的所谓“人大代表”们,把这种从民众中来的权利当作谋取私利的政治光环,为自己的仕途、商道广泛游说。“人大代表”头衔成为一种权力寻租的手段和资本,其直接的后果就可能是为滋生腐败提供隐蔽而深厚的政治空间。诸多个人利益纠结在一起,一个本来令人尊敬的政治身份及其所代表的个人就会变的让人不敢正视。

    其实,以人大代表身份自居、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的事情,媒体曝光的已经不是少数了,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其实也是需要深入追问的。对于深圳人大代表开会迟到、早退、缺席、睡觉等现象的认识,也不例外,我们没有理由不猜测。实际上,像深圳这样的情况也绝非个例,长此以往,笔者非常担心基层民主的普遍状况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的民主精神?

    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讨论较为集中的“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笔者并不赞同,因为专职化极有可能带来“专制化”,而且可能导致机构臃肿的旧病复发。要解决问题,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对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和职责监督,清除那些置大众利益于不顾、视民生疾苦为耳边风的“代表个人”者。当然,要完全杜绝拿人大代表身份当护身袈裟的人进入民主议事机构,也不太可能,但是必须要善于发现这些人的藏身之地和企图所在。正所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古训依然是真理。未雨绸缪,或许并非庸人自忧。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