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猛虎”组织如何经营33年

2010-08-08 17:06:0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2009-05-26 15:26:06 来源: 青年参考(北京)  普拉巴卡兰的死标志着“猛虎”组织彻底走向终结。但散居世界各地的泰米尔人,却为普拉巴卡兰鸣冤叫屈。事实上,要没有海外泰米尔人的支持,“猛虎”组织根本不可能撑到现在

5月18日,斯里兰卡内战硝烟散去,该国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下称“猛虎”组织)的领导人――普拉巴卡兰被政府军击毙。他的死标志着“猛虎”组织彻底走向终结。但散居世界各地的泰米尔人,却为普拉巴卡兰鸣冤叫屈。事实上,要没有海外泰米尔人的支持,“猛虎”组织根本不可能撑到现在。

加拿大约有40万侨民

从1976年诞生到被消灭,“猛虎”组织足足存在了33年。它能撑这么久,离不开海外泰米尔人的鼎力相助。

虽然斯里兰卡国内的泰米尔人只有270万,属于少数民族,但全世界的泰米尔人却有6000多万,远远超过了斯主体民族僧伽罗族。这些泰米尔人主要分布在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也有不少。其中仅印度一国就有6000万人,且大部分都居住在与斯里兰卡一水相隔的泰米尔纳杜邦。如果仅从斯里兰卡侨民的角度讲,海外泰米尔人最多的是加拿大,约有40万。

这些侨民多是20世纪80年代因内战而出逃的难民,也有一些人是不满斯政府歧视性的民族政策而远走他乡的。由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泰米尔侨民普遍敌视斯政府,对同种族的“猛虎”组织抱有同情,认同“猛虎”组织的做法,并为其提供支持。

是“猛虎”的主要资金来源

1983年斯里兰卡内战刚爆发时,正是靠着印度的泰米尔人和印度政府的庇护,实力尚弱的“猛虎”组织才逃过了政府军的追杀。当时,在印度泰米尔人的积极游说下,印度政府大力支持“猛虎”组织。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甚至指示情报部门斥资数百万美元,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购来军火,先运抵泰米尔纳杜邦,然后再转运给“猛虎”组织。不仅如此,泰米尔纳杜邦还帮助训练“猛虎”组织成员,为其提供避难场所。“虎王”普拉巴卡兰就曾在此待了至少3年。1987年6月,在“猛虎”组织弹尽粮绝之际,又是印度直接派军用直升机,侵入斯国贾夫纳地区,向泰米尔人空投了25吨物资。

后来,印度政府与“猛虎”组织反目成仇,该组织的“黑虎敢死队”在1991年炸死了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印度政府宣布“猛虎”组织为恐怖组织。但是,印度的泰米尔人对“猛虎”组织的支持却从未中断。就在普拉巴卡兰被打死的前几天,印度最大的政党之一,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领导人贾雅拉莉妲,还公开要求印度政府派军队进攻斯里兰卡,以使斯国泰米尔人能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她说:“每天斯里兰卡人民都在遭受灾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国家。”

海外泰米尔人有钱出钱。“猛虎”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自筹和资助。自筹主要通过走私毒品、贩卖军火等非法贸易以及合法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开在海外泰米尔人的居住国),每年大概能获得6000万美元。海外泰米尔人的资助一般每月有200万美元,最高时一个月达到3000万美元。据外国媒体估计,20世纪90年代,“猛虎”组织在几个欧美国家每月募集到的资金分别为:瑞士66万美元,加拿大73万美元,英国39万美元。

向居住国施压以救“猛虎”

海外泰米尔人还有力出力,不断向其居住国政府施压,让这些国家干预斯里兰卡局势,阻止斯政府军对“猛虎”组织发动进攻。这在普拉巴卡兰被杀前后表现得非常明显。

5月10日,加拿大的泰米尔人为迫使政府对斯里兰卡采取行动,而围堵了多伦多市中心的高速公路,致使交通中断了好几个小时。两天之后,上千名泰米尔人又在安大略省议会广场举行示威活动。5月18日,美国的泰米尔人在白宫外集会,一些人甚至长跪不起,请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供帮助。同一天,英国的泰米尔人在议会门前举行集会,结果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16人受伤,5人被捕。印度、法国、荷兰、瑞士、挪威等国也有声援“猛虎”组织的集会。

尽管这些国家并不支持“猛虎”组织,但出于人道主义以及迫于本国泰米尔人的压力,包括美英在内的一些国家,一直呼吁斯政府与“猛虎”组织实现停火。欧盟5月18日甚至还表示,它对包括儿童在内的大批平民在冲突中死伤感到震惊,并要求对冲突中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事件,展开独立调查,审判那些犯有战争罪的人。这给斯政府造成很大压力。不过,斯政府最后还是铁了心,打“虎”到底。

“虎王”死了,“猛虎”组织垮了,海外泰米尔人对此十分痛心。印度的一个泰米尔人说,无论普拉巴卡兰生前的功过如何,在所有泰米尔人心中,他是民族英雄,是烈士。

 (本文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时宏远) 宋倩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