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菊“登陆”震动岛内政坛

2010-08-08 17:09:09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2009-05-26 15:15:13 来源: 青年参考(北京) 陈菊“登陆”意味着民进党终于开始务实地面对两岸关系,以匍匐前进的方式冲破“深绿”的包围

着眼明年连任高雄市长?

5月21日至24日,民进党籍的高雄市市长陈菊访问大陆。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上海市市长韩正分别出面会见了陈菊。那么,陈菊此番“登陆”用意何在呢?

来大陆推销高雄

据台湾媒体报道,陈菊于5月21日抵达北京,与北京市长郭金龙进行了会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也以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身份会见了陈菊。

5月23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兴国宾馆会见了抵达上海访问的高雄市长陈菊,两位市长就城市管理和发展找到了很多共同话题。陈菊预祝明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并邀请韩正今年7月到高雄参加世界运动会(简称世运会),韩正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也欢迎陈菊明年世博会开幕时再来上海。

会见时,陈菊向韩正亲手递交了世运会的邀请函。

会见后,高雄市还在沪举办“世运会观光推介会”。陈菊在会上重申了上海和高雄在旅游业上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同时,同为港口城市,上海港和高雄港未来可以互相学习,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她强调,高雄代表着另一种风味的台湾。如果去台湾观光,只到台北,那只是看到半个台湾。只有到过高雄,才能感受到热情、淳朴、发展。

24日,陈菊一行前往上海洋山深水港参观后,即搭乘包机回台。

民进党开始走务实路线

身为民进党最高级别行政官员的陈菊,在民进党5月17日大游行后“登陆”,给岛内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据笔者观察,陈菊在5月17日那天,分别在高雄和台北大肆抨击马英九“亲中”,应该是决心要“登陆”了,骂骂马,只是要安抚一下“深绿”的支持者。

2000年7月,当时的高雄市长谢长廷有意到厦门进行城市交流,遭刚上任的陈水扁和“陆委会主委”蔡英文阻挡,未能成行。9年后的今天,陈水扁因贪腐系狱,接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也改变了立场放陈菊“登陆”。这意味着民进党终于开始务实地面对两岸关系,以匍匐前进的方式冲破“深绿”的包围。

吕秀莲呼吁与时俱进

据岛内媒体报道,陈菊“登陆”引发了民进党内部的争议。蔡英文回应,高雄市是世界运动会承办城市,陈菊前往中国,是应国际组织要求前往推广的,这跟两岸问题没直接关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也说,对陈菊的表现,党中央“低调肯定”。有媒体就说,蔡英文和陈菊早有默契。

前“副总统”吕秀莲也呼吁“绿营”,在两岸问题上要与时俱进,“要面对现实,不应闭门造车”。

但台联党主席黄昆辉表示,陈菊前往北京实在“令人错愕”。黄昆辉强调,陈菊也和国民党一样,“急着去北京和中国交流”,的确令人不“适应”。

黄昆辉批评,陈菊犯了和国民党一样的毛病,样样依赖中国。许多民进党支持者也打电话到民进党高雄市党部抗议:“我们不是才上街游行反亲中吗?陈菊怎么马上跑到中国去?”

多数“蓝营”人士对陈菊“登陆”则表示肯定。国民党发言人李建荣说,民进党人士多去大陆参访,有利于“朝野”统一两岸政策。国民党“立委”林郁方也说:“民进党人也登陆了,以后不该再给蓝营扣卖台、亲中的帽子了。”

应对压力语带玄机

笔者注意到,陈菊显然对“绿营”的压力了然于胸。于是,她在北京就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我们中央政府的马英九‘总统’”。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针对陈菊说“我们‘中央政府’的马英九‘总统’”,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所长余克礼表示,陈菊在尖锐批评声中踏上大陆,她需要如此表述,“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则表示,有40%的岛内选民支持民进党,大陆能与民进党接触,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

陈菊意在竞选连任

据笔者了解,陈菊的此次“登陆”,表面上是为了推销7月在高雄举行的世界运动会,实际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目的:明年高雄市长选战即将开打,陈菊必须拿出争取大陆游客的政绩,才有机会争取连任。

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去年7月启动后,如今岛内各地的风景区和夜市,随处可见大陆客的踪影。但这些大陆游客为了安全起见,较少安排到台湾南部的行程,对“陆客来台”的商机,台湾南部的不少企业和民众“看得到,吃不到”,对民进党拘泥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多有抱怨,这给陈菊的高雄市政府带来沉重压力。所以,陈菊要争取连任,早晚得来大陆跑一趟。

 (本文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王扉) 宋倩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