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地产业要先洗牌,再救市

2010-08-22 08:28:13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钟进军    发布时间: 2008-09-12 15:10:09



    昔日被称为中国楼市“金九银十”的季节,如今已经带着丝丝寒意。记得不久前,著名地产公司中房集团老总孟晓苏一句:“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唯独房价万万降不得!”惹来板砖横飞,骂声一片。现在楼市真的开始调整了:继万科率先降价之后,恒大地产全国的13个楼盘也开始保本“甩卖”。可以预计,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将不得不加入到降价的行列。

    早在今年4月,就有开发商放言:“如果房价下跌,最先死的是银行”,可惜这话牛皮吹大了点。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使中国的监管部门意识到金融风险,急令各商业银行严控房地产业务贷款风险,对房地产贷款展开风险自查,并进行“房地产贷款业务风险压力测试”。银根一收紧,往日里习惯了靠银行贷款吃香的、喝辣的开发商们就有点玩不转了。

    对当前的楼市该不该救,众说纷纭。房价下跌利益受损者当然是摇旗呐喊呼吁救市了,比如在房价高涨时赚得盆满钵满的开发商、因房价下跌卖地收入减少的一些地方政府、一些被豢养的所谓专家学者以及那些还没来得及套现的炒房客。

    有人说,像美国那样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对房地美和房利美施以援手,为何中国不救市呢?其实美国政府实施救市和中国救不救楼市是两回事,由于美国的房贷按揭证券化后,次贷危机造成的连锁反应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政府信用,因而美国政府从整个经济全局出发才出手相救。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中国的房贷业务所占银行贷款业务的比例并不高,且基本上不存在按揭证券化,因而目前国内楼市调整并没有到对中国经济伤筋动骨的时候。

    在目前,政府不应该出手救市,至少还有以下三条理由:

    一是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尚未见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在经过房贷风险压力测试后,不宜在房地产行业自身没有调整到位的情况下提前出手。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居民收入比的巨大落差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折射出的是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尽管一些大中城市的高房价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有一定关系,但人为制造的泡沫才是房价虚高的主因。开发商囤地、投机资金炒房哄抬房价、房地产领域的腐败,还有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市场的缺失,都使得商品房市场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脱离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楼市泡沫所累积的风险迟早会释放,而此次楼市调整不失为一个释放风险的机会。房地产企业“绑架”银行和地方政府、房地产行业“绑架”中国经济的绳索应该被解开。

    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总量过多,质量不高,需要经过市场调整优胜劣汰,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和形象。中国目前有3万家左右房地产企业,在以往房地产行业的暴利阶段,相当一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是借助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获取暴利,并没有在房地产领域精耕细作,不愿花精力在建筑质量、节能技术等方面去推动住房建设品质提升,这对整个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一批资质不够、实力不强的房地产企业理应在此次调整中出局,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三是一些开发商仍然硬挺不肯在价格上作过多的让步,暴利之心未死。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像万科这类房地产市场的领军人物,先知先觉,降价销售,回笼资金,准备过冬,竞争促使其他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降价销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调节的过程。当前,仍然有不少开发商在观望,不愿降价,寄希望于政府放松调控政策。只要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尚未构成金融风险,当前房地产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没有改变,政府出手救市都应慎重。

    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倒是建议在房地产行业经过较为充分的调整后,银行信贷采取有保有压的方针,对优质房地产企业信贷可适度放松,这既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规范整合,同时也为那些专注于房地产行业发展且资信较好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进而有利于提升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水平。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