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见如何落实才是关键

2010-08-22 07:40:53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张冰歌    发布时间: 2008-08-22 14:04:56



    为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江西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55条意见,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让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民生。(8月19日《人民网》)

    笔者无法看到“55条意见”的全部,但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它所涉及主要内容:扩大失业登记范围;完善征用土地上的农民拆迁安置;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济困助学体系,逐步把民办普通高中和国家统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等等。这些无疑是时下普遍存在,又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锅饭”体制下隐藏着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就业难、看病贵、医疗保障门槛高、上学难、养老保险等问题更是突出,这些民生问题的现实存在,不仅与我国的发展不相称,同时也会影响发展进程、社会安定。由此,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不但是百姓的愿望,也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欠发达省份,在经济建设需大量投入,改善民生也需大量投入的冲突下,面对有限的财力,在这两者之间他们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不搞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建设,而是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将新增财力实行“四个倾斜”: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社会事业倾斜;实现 “四个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和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毫无疑义,此举无不是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在了行动上――“民生”二字总关情。

    反观有些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也同样是口中不离“民生”,向上汇报的文字中不离“民生”,而在具体现际中,却不惜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标志城”、“白宫”式办公楼、超星级宾馆之类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享受工程”,而对正真的“民生”却舍不得大投入。相比之下,江西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55条意见”,就不能说不是他们的大智慧,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正确选择。

    奔富裕的过程,既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又是不断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最终是使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过程。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整整5页的篇幅来讲改善民生问题,说明中央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并且中央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为各级地方政府做出了样子,如:免除义务教育费、种粮补贴、医疗补贴等等。江西省的“55条意见”正是策应了中央精神,真正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亲身体会得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个真正的实惠,这是江西省委、政府奉献给江西百姓的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大礼包”!但愿“55条意见”能在江西得到很好落实。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