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展,咋也靠美女吸引眼球?

2010-09-04 19:42:56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靓女“书模”现身书香节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卖车有“车模”,卖房有“房模”,书展上竟也有了“书模”。据新华社报道,广州近日举行旨在倡导“书式生活”的2010年南国书香节,请了10多位身着旗袍和短裙的妙龄少女,手捧图书走秀。这些“书模”还真为书展聚拢了不少人气,很多参展观众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拍照。但“书模”的出现,也引起了争议。

    赞成、欣赏者说,书模是市场经济下图书营销寻求新途径的必然产物,图书就是商品,靠美女促销何错之有。反对、厌恶者说,好书要靠作品本身说话,美女助阵卖书,是市场背景下的文化庸俗。

    让人深思的是,书,为何要美女推销才能吸引眼球?美女,作为一个营销的媒介,能给书增添什么“附加值”?被吸引到书展上的人们,是“读者”还是“看客”?如果一本书是因为推销的美女秀色可餐,而让人自掏腰包购买,那么这是一种娱乐消费行为,似乎与书本身无关,与感官欲望倒直接相关。当然,既然不强制“消费”,人们也乐得免费“养眼”。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觉得“书模”很漂亮,但他也表示,并不会因此关注其展示的书。

    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商品,要靠美女走秀提升关注度,其实正反映出在电视、网络媒介的冲击下,传统的由印刷机开创的以书为媒介的文化正逐步趋向衰落。在信奉“无图无真相”的电视、网络时代,读图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读书,人们的阅读日趋快餐化、娱乐化,哪怕是最严肃的新闻,受众也常常停留在对图片与录像的快速“观看”上,而不是像读书时代那样反求内心,以自己的心灵去解读、思考社会与人生。

    正因如此,《娱乐至死》一书作者、美国的波兹曼教授认为,电视时代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不客气地说,当今出版的许多书籍,其内容本身就不断向电视、网络的娱乐性、视觉性看齐,是电视、网络内容的纸质化,因此,在书展上增添一个视觉化的美女走秀,实可谓一致的风格,不必大惊小怪。

    读书之果甜,但读书之根苦。阅读一般是不会太“舒适”、轻松的。一味娱乐化、感官化的阅读,是社会浮躁的体现,而美丽的“书模”们,也不可能真正引领“书式”生活。也许美女们出现在书展中,会让人产生古代读书人“红袖添香”之类的绮思、幻觉,但对一个真正理性的读者来说,不会在意“书模”三围几何,不读书者,也不会因为“书模”养眼而变得爱好阅读。脂粉香和书香毕竟气味不同。(洪信良)原题:“书模”添香多卖了几本书?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