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纳凉点,别忘呵护贫困者自尊

2010-08-28 06:42:5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叶传龙    发布时间: 2009-06-16 11:04:44



    炎炎夏日何去处,纳凉点里享清凉。14日,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市民政局紧急启动纳凉工程,全市1200多个纳凉点全天候开放,供困难群众随时避暑。据悉,市财政为每个纳凉点平均下拨了纳凉经费。市民政局要求,每个纳凉点都要做到“七有”:有冷气空调、有冷饮食品、有防暑药品、有文化娱乐设施、有消毒设备、有专人管理、有安全措施。(6月15日广州日报)

    免费向市民开放纳凉点,武汉市已经持续进行了9年,重庆、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武汉市民纳凉点开放得更早、地点更多、开放的时间更长、围绕公众纳凉所提供的服务也更为周到和人性化。

    毋庸讳言,这个社会还有穷人,如何满足这一部分人群的纳凉需求,让他们安然度夏,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考题,纳凉工程作为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从中体现出政府关心民生疾苦、情系百姓凉热的社会责任。政府是社会的“守夜人”,是弱势群体的保护神。让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到平等的尊重,享受到基本的生活条件,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也是社会文明和公平的体现。

    围绕纳凉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本次纳凉点接纳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低保对象、残疾对象、优抚对象、农民工及其他家庭生活困难对象,在宣传和接待中如何为进入纳凉者心理“减负”,考虑到他们的心理感受,同时,对来到纳凉点的群众,不能只是让他们吹吹空调,而要有精神层次的享受,如下棋、听歌、聊天、交友等。对纳凉点的照明设施、卫生防疫、安全防范、应急药品、开放时间等方面也要作进一步整改和明确,努力把好事办好,真正让纳凉工程成为民心工程、人性化工程。在此基础是,从纳凉工程引申开去,还要求各级政府不能只关注困难群体的身体“凉热”,而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心理诉求。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里的打谷场就是人们夏夜纳凉的最好去处,全村人聚在一起,大人们聊天乘凉,去处了一天的疲劳,孩子们追逐打闹,很快进入了梦乡。现在,这些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不知多少年以后,发生在城市纳凉点里的故事是否还会被人记起。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