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爱国价”何来“买房爱国者”

2010-08-28 05:05:1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宋桂芳    发布时间: 2009-01-19 14:56:28



    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说,为支持楼市拉动内需,安徽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近日亲自对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展开调研,并当场掏腰包买下一套80多平方米高层住宅。1月12日,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更是在当地某电视台一直播栏目中极力推销楼盘,并高喊 “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引发网友热议。

  内需尚待拉动的时候,提一提“消费爱国论”,并非全无道理。生活中尚有蝴蝶效应呢,谁敢说我买一个小玩意就不是提振经济的一份动力。这并非是爱国的门槛降低了,而是把潜在逻辑显性化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买房爱国说,也不宜一棍子打死。

  追溯起来,买房爱国并非王局长的“独创”。赵晓教授早就郑重地把“买房”跟“爱国”等同起来;北京市政协委员甚至建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这些言论过后,舆论质疑之声四起。其实,在眼下的年代,消费者不是傻瓜,民众的智商尚不至于看到专家学者就俯首做了粉丝,这点是无需担心的。

  顺着“买房爱国”的路走下去,结论未必就是“不买房即不爱国”――而应该往上追问:没有爱国的房子,哪有买房爱国的消费者?消费是买卖双方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买房爱国说”不能只盯着消费者口袋里的银子,还得看看市场上的房子。一是质量好坏,二是价格高低。前者不大好说,后者还是可以相对比照的。2009是房地产价格调整年。这个“调整”是啥意思,就譬如中央要求房地产企业以“适当价格促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现在买房、买股不可避免地将成为第一批烈士”,这话过于悲观,但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鼓吹“买房爱国”,而不对房地产商吆喝一声“降价爱国”,难免让人生疑。专家肯定不会不爱国,也比一般老百姓宽裕多了,既然如此,“你有钱,你先来”。我们见识了N年前,有专家一边叫嚣“几年内房价必然大降”,一边忙不迭地在上海等处囤房,也见识了太多自相矛盾的学术分裂。现在又有人怂恿大家去买房,万一大跌了,谁为银行按揭埋单?

  房子是要买的,房市也是得支持的,祖国也是要热爱的,问题是要拉动内需,市场必须表达出足够的诚意,诚意几何,价格说话,服务说话。就譬如春运一样,不“开动脑筋”,道再多的歉,公众也未必领情――同理,价格上没有共克时艰的诚意,市场上没有尊重消费的氛围,数完钞票就翻脸,专家就是再煽情,消费者的银子也不会一激动就撒出去。毕竟,过好小日子,起码是和买房子一样的“爱国”。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