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民生”如何惠泽万民

2010-08-28 04:40:19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陈光军    发布时间: 2009-01-06 15:00:18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建设方兴未艾,不断催生出一批文化“大手笔”,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不甘落后,以恢弘气势书写着文化“大手笔”。当然,这些“大手笔”的正面意义不容置疑,我们只是要想想:民众如何从中得到实惠?

  我们看到,一些社区、乡村连基本的文化设施都没有,民众闲暇时看场戏读张报都困难。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高端文化艺术演出,大都囿于高雅的大剧场、大舞台且票价昂贵,多数民众可望不可即。

  在“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今天,人们热切盼望着“文化民生”的改善,盼望高端艺术品能走下殿堂、走入民众,成为广大民众共享的“文化大餐”。

  这让我想起有一种不受舞台和剧场条件限制、适于街头和广场演出的戏剧形式――广场剧,因为少见,人们似乎已经对它陌生了。它剧本短小精悍、演出方式灵活,既能反映生活,又能寓教于乐。早在抗战时期,就有一部参与者最广泛、持续时间最久远的经典广场剧《放下你的鞭子》,曾经演遍大江南北、演到美国白宫。就在前不久,江苏演艺集团又推出大型广场剧《三国志・吴》,在全国免费巡演,博得如潮好评。

  再来看文化部去年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文化民生”工程更是成了重头戏。有位民众在上海大剧院欣赏了芭蕾舞《天鹅湖》、歌剧《乡村骑士》以及《潇湘水云》的民乐演奏会后,激动地说:“假如剧院都能出售低价票,那么普及高雅艺术就不会是一种奢望了;假如人人都能经常欣赏到高雅艺术,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与温馨!”其实,世界上著名的剧场、音乐厅都是以普及文化艺术、提升国民艺术修养为己任,并没有一个以赚钱为最终目的。

  当上海文化艺术的春风不再只踯躅于阳春白雪的高雅场所,而是吹进了寻常百姓的庭院,变成了民生福祉的时候,深圳也将“开放、平等、免费”作为公共文化的服务理念:一张借书证,借遍全城的市、区及街道、社区的600多个各类图书馆,甚至街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免费音乐会、免费艺术培训、免费电影、免费展览,应有尽有;周末广场音乐会、周末剧场、周末讲座、周末电影、周末沙龙等,走进了社区,走到了家门口。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最近说:“未来五年,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使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我们盼着这一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目标,如何使“文化民生”惠泽万民?这就要求政府充分重视民众文化选择的权利、文化消费的权利和文化休闲的权利,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疏通文化民生的脉络,提供更多亲民惠民的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场所、文化机遇,让民众充分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便捷和美好,处处浸润在健康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熏陶之中。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