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不该给公众一笔糊涂账

2010-08-28 07:03:39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温国鹏    发布时间: 2009-07-23 13:47:36



    据教育部新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小学学校至少自1993年以来一直减少,这15年间我国小学学校已由69.67万所锐减到去年的30.09万所,锐减了56.8%。而199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近3万人,而去年则激增到44.64万人,18年增长了近14倍。(新京报7月21日报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活生生的数据总是比空口说来的直观实在,也更加可信。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小学生数量的急剧减少同时出现,让人体会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但是,要趁着这数字带来的一喜一忧就由此得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事业欣欣向荣,义务教育岌岌可危似乎还有点儿太过于武断。

    小学生数量是减少了不假,研究生数量大幅度提升也是真的,但是,我们首先得弄明白这背后的原因。小学学校的减少到底是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无奈关门还是因为生源不足无以为继?小学生数量的减少到底是因为辍学儿童的增加还是因为适龄儿童的减少?在强调在校小学生已由1995年的13195.15万人逐年减少到2008年的10331.51万人的同时,教育部是不是应该公布一下同期我国的适龄儿童是多少?只给出一个结果,却不给出原因,公众难免会陷入思维误区。

    同理,小学生的减少必然要带来初中生、高中生的减少,那么,研究生数量为什么会在基础生源减少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出现爆炸性增长?这仅仅是一个扩招就能解释的了的吗?在这庞大的研究生队伍中,有多少全日制研究生,又有多少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中又有多少只见其名不见其人的党政干部,有多少是仅仅为了文凭的“镀金族”?这些人的存在,除了增加研究生的数量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还有,研究生的质量如何,是否也随着数量在同步提高?这支数目惊人的研究生队伍到底研究出了那些成果,给我国的科技水平带来了怎样的拉动效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检验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对这些问题毫不避讳的回应,才是津津乐道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的前提。

    教育部似乎有点儿心急了,把一个半成品就拿给了公众,致使一些关键的数据还在“躲猫猫”。动不动就说半截话,习惯性地留下一半让公众你猜我猜大家猜,这不是个好习惯,尤其是关系到全民教育的问题。咱们不是经常说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这样事关民族未来的大事上,我们不能犯糊涂。教育部拿给公众这么一笔糊涂账,就不由得我们不怀疑,看不清眼前,你怎么能保证下一步教育措施的合理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