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工工资”咋让人“雾里看花”

2010-08-28 06:17:34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陆志坚    发布时间: 2009-04-01 15:13:42



    近日有关职工工资的话题愈来愈热。有关部门每年公布的“职工工资”数据,必定掀起每年一度的质疑声。今年有人士分析披露,以北京地区为例,“职工工资”里面可能高达66%份额并不在市民的腰包里,此言一出,更使舆论沸腾。如何让统计数据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有关数据统计发布部门面临媒体民众空前的改革呼声。(3月30日 中新网)

    按说,“职工工资”统计数据应是职工收入水平的真实反映,它无须注水,也没有必要夸大或缩小,只要实事求是就行了。然每年“职工工资”数据一公布,总能引来市民如潮的口水。更有细心的市民一算,今年竟有66%的“职工工资”不在自己腰包里。这种巨大的感受差距,无疑说明了统计数据的不科学性和随意性。

    针对市民的质疑,有关部门解释说,目前的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所涉及的统计对象只是企事业单位、机关与社会团体,并没有将社会中小企业纳入。而且职工工资总额计算方法不是按实际发到职工手里的现金计算,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原来如此。所谓“职工工资”统计对象只不过是全体职工中的一部分人,抑或是一少部分人,而且这部分职工基本属于社会中收入稳定且比较高的那部分。于是,管一而窥全貌,用高收入职工的工资掩盖相当多职工低收入的现实,这种攀高的算法,“职工工资”数据焉能不高?只是,那些收入并不高的职工看着这张“脸上贴金”的统计数据,恐只能是无言的讪笑了。

    统计数据并非“喜人捷报”,而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数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往往能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甚至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显然,“职工工资”数据注水,不但职工大呼看不懂,于国计民生更是毫无益处。拿这种不真实的数据去告知职工全年收入又增长了多少,无异于是在糊弄人。

    有关统计部门也曾公开表示,出于一些统计方式方法的考虑,一些数据确实与每个人亲身的体验有所出入。既察觉有出入,为啥不能纠正过来?统计部门的这种“难言之隐”不知到底难在何处?难道时下的统计还在“唯官是举”吗?在笔者看来,这不是统计方式方法问题,而是“玩数字游戏”的旧思维在作怪。倘若不彻底摒弃这种旧思维,统计数据只能让人“雾里看花”。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