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谨防“送温暖”变成“秀温暖”

2010-08-28 04:48:48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高福生    发布时间: 2009-01-14 09:19:28



    临近春节,各地“送温暖”活动渐渐进入高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511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6.6%的人表示身边有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湖北省武汉市的退休工人老田对此甚为反感:“有的人把‘送温暖’当做年终任务,敷衍了事,还有人甚至‘精心选点’,诸如要交通方便、被访者要‘会说话’等等。这背离了‘送温暖’的初衷,把好经给念歪了。” (1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是扶弱济贫的一种形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各级党政干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虚心地听取群众建议和批评、访贫问苦、甚至是对困难群众表示歉意的一次极好机会。情真意切的“送温暖”,能使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打心眼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体贴,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对各级政府来说,给困难群众送温暖,完全是一种责任,应该是随时随地的,没必要轰轰烈烈地大唱“节日歌”。

    但近年来,“送温暖”活动却日渐发生病变,在不少地方成了形式主义和作秀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对节前“送温暖”活动青睐有加,热衷于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把“送温暖”当成展示自己亲民形象的绝佳舞台。出行时兴师动众、前呼后涌,不仅请来众多记者现场采访,甚至连陪同标准,走访哪些家庭,收到“温暖”的困难群众如何感恩戴德,慰问人员在哪就餐,媒体报道的标题等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和“导演”,“送温暖”变成了“秀温暖”。

    此说并非空穴来风。前不久,有网友就曝光了江苏沭阳县教育局的一则《关于报送大走访大慰问对象的紧急通知》,其中要求慰问对象“住址要靠近路边”、“无家族传染病史”等条款令人瞠目。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个别的“送温暖”队伍,送出去的“温暖”仅仅是几袋米面而已,却在当地饭店里吃喝花掉了上千元,有的甚至还从下属单位“捎回”大把土特产和年货。如此“挑肥拣瘦”带有作秀成分的“送温暖”,得实惠的不是老百姓,而是作秀的官员,不仅寒了需要温暖的人的心,也有损于党的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在我看来,形式主义和做秀式的的“送温暖”受到一些官员热捧并成为“流行风”,实际上是某些官员群众观念出了问题,是对待群众的感情出了问题,这也是一个值得警惕和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古人说得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提出并践行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谋幸福。“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任何时候,“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都是一场“大考”。场面上的东西越少,效果将会更好,亦才能成为困难群众的福音。

    在又一个访贫问苦“送温暖”高峰来临之际,笔者真诚奉劝某些好大喜功的官员:少些“安排”和“导演”,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让细水长流取代一时一节的轰轰烈烈,用实实在在的真情行动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年终时热热闹闹,年一过冷冷清清,平日里无声无息,只会让群众嗤之以鼻、避而远之。唯有做到“四季如春”,远离形式和做秀,“送温暖”活动才会名至实归,困难群体与政府的心才会贴得更近、更紧。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