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缠访”的信访局长很冷很无情

2010-08-22 07:45:16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张铁鹰    发布时间: 2008-08-27 09:43:50



    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有礼村村民徐德保的人生大事只有两件――打工和上访。打工是为了挣路费去上访,而上访则是为了“讨要村民待遇”。宝鸡市陈仓区信访局局长杨林祥说,徐德保的上访属于“缠访”。(8月26日《华商报》)

  什么是“缠访”?虽然没有看到杨林祥局长对此的解释,可我抠字眼后得出结论,所谓“缠访”,一是上访者胡搅蛮缠,二是上访者在长时间内一遍遍地上访。那么,徐德保的“缠访”属于哪一种呢?

  徐德保是个“上门女婿”,后因夫妻感情不和离婚,无处栖身的徐德保,向村里要一块宅基地建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的户口如今在有礼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里给我划拨宅基地和分责任田是应该的。”徐德保的要求并不过分,符合法律和政策,连省委书记都在徐德保的反映材料上批示“该农民的正常合理待遇应该尽快解决”。如此说来,徐德保“讨要村民待遇”的上访不属于胡搅蛮缠。

  徐德保确实是一位在长时间内屡屡上访者。在过去的10年中,徐德保有一半的时间花在上访上,从省上到宝鸡市,从陈仓区到周原镇。上访是需要花费的,路费、材料费、咨询费、生活费等等。为了筹钱,徐德保除了上访,就得到工地打工。10年里他打工的收入约有五六万元,但差不多都花在了上访上,人也从30岁的青年变成了40岁的中年。不少人说徐德保“一根筋”,连一位信访局的工作人员都说他“脑子好像有点问题”。

  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徐德保的上访我能理解,使我无法理解的是,信访局长杨林祥的“缠访”说。作为信访局长,本就是为民解难的,徐德保有了困难,杨林祥不但不积极解决,反而厌烦其“缠访”,这也难怪徐德保手握省委书记的批示,也还是问题得不到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干部要带着感情工作。杨林祥将群众为维权进行的上访说成“缠访”,显然对上访群众毫无感情可言。让一个对群众很冷酷的人做信访局长,群众的困难只会越积越多。要是徐德保碰上吴天祥、张云泉这样的信访局长,也许问题早就解决了,哪里用走上10年的信访路?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