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银行为何不怕“断供”

2010-08-22 05:15:1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蓦然回首    发布时间: 2008-07-18 15:47:38



    近期深圳部分商业银行被卷入“断供”风波。但有部分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断供”并未大规模发生。深圳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行长向记者透露,真实“断供”情况并不是外界猜测的那么严重,事实上几乎没有分行因为“断供”问题面临压力。即使有“断供”,其所占比例也非常小,再加上个人住房贷款以房子作为抵押,银行比较容易处理这些资产,这也是商业银行并不担心“断供”的原因。而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李智耀在接受采访时称,“断供”不会大面积爆发。(7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当房价下跌,价值远远低于银行贷款时,购房者可能迫于还贷压力或者其他利益原因,舍弃房子,放弃“月供”,这就是所谓的“断供”。据报道,深圳已经出现了不少“断供”族,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担心,深圳“断供”现象会不会导致房地产市场因此一蹶不振,跌入传说中的颓势,甚至因此而崩市?“断供”现象会不会让银行产生资金断链,继而引发像美国一样的“次贷危机”?

  但是,作为“断供”的主要影响者之一的银行,却断然说不会!因为“断供”情况并不是外界猜测的那么严重,也不会大面积爆发。看来,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连银行都不怕,那还有谁会怕“断供”呢?开发商?开发商是生意人,卖出去的房子泼出去的水,反正房子已经脱手,资金已经回笼,管他购房者断供不断供呢!购房者自己?虽然说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但在市场经济下,房子的居住功能已经被异化成了商品,具有了商品的属性,购房者在购买房子的时候,早已掺进了很多市场因素,因此,价值已经成为衡量一套房子的主要指标。尽管如此,购房者是取还是舍,除了看房子的实际价值以外,还要看取舍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因素,比如首付部分的损失、个人信用的影响等,如果这些因素,还是远远抵不上贷款的价值,那么,购房者才有可能孤注一掷选择“断供”。所以,尽管深圳出现了“断供”现象,但购房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很少会使用这一损人又害己的“杀手锏”的。因此,银行还是对购房者充满了信心,你不是喜欢“断供”吗?以后就别想再从我手里拿到贷款,看我们谁到底狠过谁?

  银行之所以不怕购房者“断供”,银行自己说是因为个贷比例并不高,深圳暂时也还没有发生大面积“断供”。难道银行就不怕“断供”大面积爆发吗?当然怕,如果真的爆发大面积“断供”,当然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作为消息灵通的银行,永远比普通民众更具有信息优势,对国家的政策更了解,对房地产业的内情更熟悉,对市场的变化也比普通民众更敏感,所以,从银行的态度,我们基本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走向以及市场的动向。

  要防止房价大起大落,这是很多官员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重复过的观点。有论者认为,“中国的高房价本质上不同于美国,美国是金融机构和开发商共同推高房价的,政府虽有获利,但并不依赖于房地产市场;可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房地产业。房价不断下跌,美国政府可以看着开发商瑟瑟发抖,可中国的地方政府自己也经受不住这场寒冬,所以,政府不会任由“断供潮”出现和蔓延。“断供”虽然可怕,但在适当的时机,政府就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进行“救市”。有政府作后盾,中国的房地产业是“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也是中国的房地产业为什么被称为支柱产业的根本原因。

  既然房地产业可以有惊无险,那么,作为提供资金运转方的银行,当然也就可以处变不惊,慌张的倒是那些购房者,房价上升时,担心还会涨,于是不惜背上沉重的贷款,为开发商“添砖加瓦”,为银行创造效益,结果把自己变成了“房奴”。而当房价下降时,又患得患失,整天盘算自己买的房子到底值不值,被搞得心力交瘁,有的甚至冒着信用不良的危险,被迫选择了“断供”。购房者的无奈其实折射了购房者的无助,房价高涨时,任由开发商宰割,房价下跌时,又面临着银行贷款的折磨,甚至还要赔上自己的无形资产――个人信用。所以,真正害怕“断供”的不是银行,也不是开发商,而是购房者自己,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那些奸商,谁愿意出卖自己的信用呢?



来源: 东方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