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浸街”不全是天公作祟

2010-08-22 04:30:41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8-06-18 09:57:22




    广州遭暴雨袭击,城市交通一度瘫痪。水浸街,平时运货的三轮车也变成了载人的工具。


    水浸街成了广州一年几度的“必修课”。15日,一场暴雨令无论是解放北、岗顶等主干道,还是怡乐路等旁支路段,都无一幸免,水深处接近1米,城市交通一度瘫痪。“城市发展快,道路和市政设施规划没有跟上”,居民一针见血点出了年年水浸的根源。(6月16日南方日报)

    “水浸街”何止只是广州的“必修课”――遇雨即淹,小雨小淹,大雨大淹,暴雨即把城市打得乱了套,这些年几乎成了许多城市的心腹之患。城市饱受“水浸街”之苦,乍看是天公作祟。但是透过表象看就里,小雨小淹,大雨大淹,却又暴露了城市的软肋,至少反映出排水系统的羸弱。

    华丽而不强健,是我们许多城市的通病。我们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五十年不落后”的宽马路大广场,有把城市变成“不夜城”的“亮化工程”……然而我们却没有顺畅通达的排水系统。在超前了再超前的“市容市貌”后面,城市的基础设施却落后了又落后。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城市的花团锦簇遮掩了弱不禁风,但一到非常时刻,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却让花拳绣腿立马显了原形。

    暴雨击中城市的软肋,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城市大地的“水泥化”。这些年每个城市都在快速扩张,城区扩到哪里,水泥就铺到那里,所有的裸地几乎都被“硬化”――城市成了巨大的一块“水泥板”,原先可以渗透进土壤的雨水无路可走,排水管道来不及排泄,城市焉能不淹?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从天公作美,而应立足于强健城市,能抵御天公作祟。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降雨成灾,不如说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自欺欺人的成就感以及违背科学的城建观同流合污淹坏了城市。把没有“眼球效应”的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补上,按客观规律建设城市――“水浸街”逼我们反思,我们是否警醒?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