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暴力游戏”何以频频发生

2010-08-22 02:52:2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8-05-05 10:01:25



    昨日,广东顺德碧江中学一名女生遭受一群同龄女孩围攻的视频出现在顺德各大网站。12分钟的视频中,一名着中学校服的女孩,承受着至少5名女孩的殴打、辱骂、剪头发、当头淋水等极具污辱性的行为。碧江中学校长告诉记者,视频是真实的。(5月4日广州日报)

    这样的情形近年来已是屡有所见。是闹刷?是悲剧?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说这样的情形。在这个围殴事件中,那个女生自然是身心俱受伤害,这不堪回首的一幕可能会在她心头留下终生难消的阴影。然而同样令人揪心的是那些寻衅打人的女生――当她们伤害同学的时候,还得意洋洋,以此为“酷”。

    教育专家将这类围殴事件称为“准暴力游戏”。“准暴力”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给受害者带来了多少肉体上的伤害,而更在于施暴者只是将其当成了一种“游戏”。他们将施暴下意识地当成了表演暴力并自我欣赏,从弱者的痛苦中享受施暴所带来的快感,换言之也就是当成了充满刺激的“游戏”。

    问题更在于,这样的“游戏”与吸毒一样,使施暴者身不由己地沉溺其中,形成心理上的亢奋和依赖。随着时日迁延,施暴者就会无法自拔,在愈演愈烈的“游戏”中,“准暴力”最终必然会演变为完完全全的暴力。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些孩子,是“冷酷的一群”还是“迷途的一群”?如果说他们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尤发人深省的是,“准暴力”在未成年人中频频发生,我们的教育管理却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从学校、家庭到社会,都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未成年人在“准暴力游戏”越陷越深,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定时炸弹”。如果我们不能用历史的眼光和忧患意识考量、解决这个问题,将来的“埋单”或许是难以承受之重。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