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公众“看不懂”医改方案说开去

2010-08-22 21:38:14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陈家兴    发布时间: 2008-10-21 14:50:47



    10月15日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央视《新闻1+1》当天即以《医改方案需配“说明书”》为题,播出董倩和白岩松主持的节目。主要就讲医改方案怎么看不懂,后又连线北大的专家刘国恩教授。他倒是“看得懂,但是费了点力气”。

  看不懂,这大抵道出了公众的心声。洋洋万余言,许多人读得一头雾水,用白岩松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些涩,有一些绕,有一些空,有一些专”。征求意见稿刚一公布,公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不懂,这未免让起草者有些尴尬,未免让人们有点哭笑不得,甚至有点荒唐。但征求意见稿初衷是好的,如此慎重行事,当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造成如此结果的根源就在于文风。

  一个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医改方案,其本身的内容理所应当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却无奈遭遇文风这只拦路虎,让“看不懂”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诚然是起草者始料未及和不愿看到的。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新八股”文风流毒何其广何其深,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喧宾夺主了。因而,也就很有必要撇开医改方案本身,为这“新八股”文风开一开药方。

  把脉“新八股”文风,得出主要症状大抵有三:其一,说理大而无当。其二,说事空洞无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抽象,而不是具体细致。其三,语言概念化、专业化、学术化,拖沓,缀语过多。客观地说,医改方案的这些症状虽不算严重,但已经让人们阅读比较困难了。

  一个重要政策、举措等的出台,当然要讲些大道理。这有便于加深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便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但是大道理不能大而无当,要有分寸,要简约,更要有针对性。大道理说得太多,就会冲淡了主题,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困难。道理说完了,重点就要说事。既是说事,就要具体细致,不能只是抽象、原则。分析起来,医改方案主要是说事,但让人费解,其原因就在于大多使用的是概念化的语言,有的又过于专业化、学术化。句子不简洁,常常一句话读下去非常累,顿号、逗号太多,也就很容易让人找不着北。

  “新八股”文风的甚行,可以说是文字匠们的“功劳”。成天坐办公室,看书面材料,当然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容易从概念到概念,按照逻辑互相推演。如此,结果当然就严谨有余,生动鲜活不足。更要命的是,写出来的东西四平八稳,十分的正确,就是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原因就在于文字匠们少有到一线去调查研究,也就抓不住问题症结,说不出有针对性的话语。这种现象,正如早年一位领导同志十分生动形象地指出的:“出上一个题儿,找上一帮人儿,关上窗户门儿,做上一篇文儿,念来挺顺嘴儿,就是不解决问题儿。”

  有关改进文风的呼吁,多少年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些年也没少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多用群众喜闻乐见、明白晓畅的语言。但如果执笔者自己都很少“三贴近”,他的文字“三贴近”起来就有困难,鲜活生动的语言就多不了。看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谓至理。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