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议禁止欠费学生考试一事

2010-08-21 19:16:40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黄守洲    发布时间: 2008-01-14 10:32:59



    “河北工业大学在考试的前一天(2008年1月6日)下午发布内部通知,凡是不交学费的贫困生,一律不能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10日,一封学生网友的求助帖出现在网络上。河北工业大学昨日证实该校曾出台此通知,并称该校目前不交学费的学生有一千多人,占8%,欠费近两千万。(来源:新京报)

    禁止欠费学生考试的事情,并不是上面那所大学一家,据媒体所报道同类事情已不少。有人在疑问,禁止欠费学生考试到底该不该?关于这个讨论,某种程度上学校做法对一些无力交纳学费的贫困生来说,那是一场灾难。给贫困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不能参加考试那样简单,而且将涉及到个人的诚信、信誉问题。经过学校的张榜公示等做法,贫困生肯定是“斯文扫地”,某些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能因此感到抬不起头,或者辍学。而那些恶意拖欠的学生倒是无所谓,因为他们知道学校会采取一些措施,要求他们还钱。

    贫困生本身值得同情,学校不是慈善机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有钱而不交学费,这显然是不对;学生确实有困难,学校也应该宽容。学校对恶意欠费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罚,也是完全应该的。学校为了拿回那笔欠款,可能绞尽脑汁,不得不采取这样伤害贫困生的做法。按照现在某些高校的做法,只要贫困生确实存在困难,在学校催债时是可以变通一下。但是,学校就不能很好识别出某些贫困生是否真正的没有钱交纳学费。因为贫困生中有“假贫困生”,他们生活相当潇洒,拿国家的助学贷款去消费,自己穿着名牌,使用笔记本电脑,甚至开着小车……这些假贫困生的种种作为早有媒体曝光过,而且在社会引起了激烈讨论。同时,也引来一些讨论,真贫困生为何不能很好得到国家助学的,助学制度存在哪些问题?而假贫困生为何能在学校骗到一些国家的助学政策优惠。某些假贫困生显然不是三头六臂之人,能够成功把自己变成贫困生,因为他们懂得蒙骗,通过一些不良不道德手段去获取。这些大学的确存在诚信问题,而且这些人往往才是“老赖”。假贫困生的“诚信问题”,让负债的高校不得不产生对所有贫困学生的怀疑,社会不得不批评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真真假假最后埋单还是真贫困生。不过,这所学校为了解决债务问题也是迫不得已,不是社会所言的“唯利是图”。社会普遍对大学这种“讨债”表示反对。高校的压力才巨大,银行更不是慈善机构,到期不还钱,银行也跟高校着急。

    学校禁止欠费学生参加考试的做法是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学校有学校的苦衷,贫困生有苦衷。重要的是,学校怎么来判断贫困生欠费的真正原因?这显然是复杂的事情,很多学校的做法往往是一刀切,无疑伤害到那些真正的贫困生利益。何况目前尚未有法律法规对大学生欠费问题进行规范,学校遇到这个问题除了教育,了解真实情况,只有做出如此下策。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应归责于高校对贫困生的贫困界定不够合理科学,甚至存在一些腐败行为;高校对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缺乏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故此在防止一些学生故意欠费的时候乱用药。造成此局面,学校和学生都有责任,可是学校为什么承担这种非合理分配的责任呢?这显然有失公平和公正。

    贫困大学生欠费应该依靠学生和学校双方来认真协商解决。打击“恶意”拖欠学费,学校应该在法律的规范下做出合理做法,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禁止欠费学生考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高校自身为了维持正常运行,而真正的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那么,国家助学政策又有何意义?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