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谁还该读大学生忏悔录

2010-08-19 08:04:07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7-10-29 15:31:28



    武汉几个大学教师编著出版了一本《当代大学生忏悔录》,书中收集了武汉高校30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忏悔记录,包括厌学、逃课、沉迷网络游戏、酗酒、斗殴、盗窃等,最终有的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编著者表示,大学生的忏悔比起高校制定的条条框框更有说服力,更易教育和警醒学生。(10月27日新京报)

    忏悔录“字字血、声声泪”,让失足沉沦者的现身说法为更多大学生敲响警钟,确实具有震撼力。然而除了大学生们应当读一读这本《当代大学生忏悔录》,我们的各级学校同样也该读一读。走向犯罪道路的大学生,不仅没有成才,而且没有成人,他们是人生道路上的失败者。但是他们的走上歧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暴露出了我们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让一个人成为“人”――这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惜的是我们不少学校这些年却偏离了这个根本。为了分数,一切都可以排斥,悠悠万事,分数唯大,只要成绩搞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还是如此。既然智育成了“第一”甚至成了“唯一”,即使学生身上已露出精神苍白、道德滑坡的端倪,学校也熟视无睹,依然奉行“别的全是假的,分数才是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全面发展,所谓健全人格,全成了镜花水月。

    问题还不止于此。今天在一些学校,见利弃义已成为思维定势,除了巧立名目的乱收费,更有甚者将学生当商品出租换钞票:有的职业学校以“实习”之名将学生租给企业当了“童工”,尤荒唐者将女学生送到歌厅去“坐台”。还有许多学校,则是弄虚作假成了行为模式。比如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就动员所谓的“差生”放弃考试;又比如公开课,异化成了事先反复排练的表演课……诸如此类,莫不令人汗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的是弄虚,目染的是作假,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

    走进歧途的大学生忏悔了,然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学校是否也能为自己平时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的教育及引导,缺少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而作一番深刻的忏悔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