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确把握学校的适度发展规模

2010-08-19 07:40:3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7-10-12 14:03:23



    “请问什么叫超大规模?什么叫适宜规模?”记者日前获悉,对于备受北京市民关注的超大规模的知名中小学校,市教委要求“控制硬件再建设水平,2至3年内逐步过渡到适宜规模办学”。这一新政近日在本市知名中小学校负责人中间引发不小的争议,除了严格限制班额外,部分小学名校已逐步削减招生规模。(《北京晨报》10月11日)

  近年来,一些学校的办学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甚至出现了一个年级有 40 多个班的现象,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探究“巨无霸”学校的规模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是家长、学校及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家长为子女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这为一些学校扩张规模提供了可能。其次,对于一些学校扩张规模,当地政府在投入上是有所倾斜的,总是优先发展重点扶持学校。再次,原本规模就较大的学校因规模扩张而占用了较多的资金,导致学校降低生均成本的压力加大。更有甚者,在规模扩张中,有的学校负债经营,使得自己降低生均成本的压力更大。要缓解这些压力,最佳的方式仍然是“扩招”。于是,在家长、学校及当地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学校规模终成尾大不掉的格局。

  要想对学校适度规模或学校规模经济有深入的了解,必须先对规模经济进行认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主要是从成本与收益的量上来阐述的。学校适度规模是指学校和教师以及各项物质设备之间的比例构成处于最佳状态时,这时的规模就是这个学校的适度规模。包括教师的适度规模、设备的适度规模、以及学生的适度规模。对学校规模经济研究最多的是美国,而且大多采用费用或生均经费与学校规模的相关研究,其结果均说明在小规模学校生均教育培养经费较高,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校规模也不会呈经济状态;但规模如扩张过大,也会衍生管理僵化、质量低下等问题,从而也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许多学者通过对学业成绩或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与教育规模之间的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学校规模过大并不一定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正面影响,而且规模过大导致生师比增大,学生受关照的可能性减小,课外活动的参与率低,学校管理不善,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针对基础教育薄弱的状况,先后展开一系列的教育变革。其中,缩小学校规模成为继小班教学后教育当局、教师与公众关注的一个新的教育动向。目前美国在其理论研究方面也大多以缩小学校规模为主,“小的就是好的”的理论已成主流。尽管小型学校的教育特色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小型学校也开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小型学校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已是指日可待,在人们的观念和实施层面,缩小学校规模还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巨无霸”学校三年内“减肥”,不少人都对“规模”的标准提出质疑。一些知名学校校长表示,所谓“超大规模”学校基本都是老百姓认可、争着要上的名校,这种规模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是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政府部门集中不少人力、财力办起来的。另外,超大规模名校一旦削减,富余的人员、教师如何安排,学校原有品牌如何维护都将形成不小的问题。

  对学校规模的研究,主要是寻求多少学生的规模是学校的最佳规模,以便为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基础依据。学校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级教育的扩张将必然向其两端产生波动效应,引致上一级和下一级教育相应扩张,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张也正是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与高等教育扩招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我国的学校规模尤其是重点中、小学过于庞大,就各地正在扩建、新建的高中示范校而言,规模超过了国外学校的规模。北京市教委制订相关教育政策,要求控制硬件再建设水平,确定学校适宜规模,显然是务实之举。保持学校规模的适度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教育的均衡化。

  正确把握学校的适度发展规模,已变得极具实际价值。无论是在制定教育政策方面还是在研究建筑设计方面,都应充分考虑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真正做到学校的一切都为着学生发展考虑,学校的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