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2010-08-19 07:23:27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7-09-21 14:27:57



    “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后,学校教育实现对接,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已颁布,根据该规范,今后我国中小学生学籍将实行全国统一管理,义务教育经费拨付误差将缩小,农民工子女将可及时便捷就学,择校就学等问题也将有所反映并得到控制。(《京华时报》9月20日)

  中小学生学籍将实行全国统一管理,初衷不可谓不良好,可以规范违规违法办学,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关键是,择校就学等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否得到控制,我们依然不敢报以太大的希望。择校费问题,群众埋怨,媒体声讨,政府打击,不可谓不紧锣密鼓,但多年来还是未能遏止其猖狂势头,“教育黑洞到底有多深”很难下个定论。所以,寄希望于教育部的规范文件,多大程度上是理想的期盼,又有多少可以实现的现实性,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厘清。通常的理解是,教育供求矛盾尖锐,投入不足,欲望和动机的支使,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失,为择校热的滋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才是关键,因为无论择校热出于何种原因而存在,都暴露出地方政府对当地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对于一些学校来说,乱收费总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就是补充教育经费不足。学校自身经费困难,就要允许学校“多渠道筹资”,而让学校自筹资金,却没有规范的筹资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乱收费也就势所难免,于是择校费便应运而生,择校热便屡禁不止。

  有了好的地理位置,有了充分的竞争条件,读的学校就越好,是目前颇为流行的教育逻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影响之下,很多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流的学校。城市优质学校的分布,由于历史发展、地域环境等原因,目前仍是不均匀的,某些自然、人文环境较好的区域,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值得警惕的是,有钱的家长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孩子的“就近入学”创造条件,相对于那些贫寒学子而言,本身就是不公正的。而群众为教育支付了巨大的成本,许多家庭已经不堪重负,民生理念的淡漠以及教育公共性意识的匮乏,实在是不可思议。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够、行政权力规范不严等客观因素,需要通过推进体制性改革和调整相关政策加以根治要破解乱收费,需要从多方面寻求突破。专家的观点是,遏制择校热关键看政府。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是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单纯靠发禁令,颁布规范文件,而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缩小办学差距,并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择校热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层层设置重点学校的制度,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造成大批“弱校”。从长远看,解决教育不公问题的唯一路径是通过各级教育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除资金向薄弱学校倾斜外,还把许多业务水平高的校长、老师派到弱校,使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事实上,所谓教育投入不足只是一方面,在择校热的背后,是教育乱收费在肆虐,一是部分学校出现奢侈之风;二是存在一个灰色利益链条。这也就为解决高收费、乱收费问题指明了方向,治标治本之策,还是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和机制,着力提高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借鉴的思路是,学校收费公示制,强化社会监督。可以假设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乱收费者自然不敢贸然行事。而实施这一切的基本保障是,国家切实执行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如此多管齐下,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方能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要使各个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必乱收费”和“不敢乱收费”,治理的必要措施是能够拥有威慑并督促教育部门的武器,也就是重典,实行问责制,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愿“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能够有始有终。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正。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题中应有之意,就是为了一切的人成长成才,没有校际级别之差,也没有贫贱与高贵之分。这就必须从多方面寻求突破,着力提高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